第五八一章 钉子示警-《入侵娱乐圈的骗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还好专业骗子练就出来“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”的良好心态,令他很快调整过来,重新调整布局。

    借用《爱情呼叫转移》剧组少量工作人员,鸟悄的开机,一月份杀青;再找叶楚的影视特效制作公司尽快完成后期制作;等到五月份带着样片飞去戛纳参加电影节……搞风搞雨搞事情。

    麻痹,为了避免张小泉被“封杀”,还得以黑户方式潜入,就像《致命Id》那样,通过酒吧放映,然后加以炒作。

    炒作重点倒还好说,麦小余已经想好了,但是炒作方式……总不能再通过筷子兄弟的表演吧?

    《江南sty1e》加骑马舞和《Bi11ieJean》加太空步的风头已经过去了,再用这招只怕行不通,得换个新套路。

    换什么套路,是麦小余现在重点考虑的问题。

    陈旧的套路没效果,新颖的套路不好想,这几天麦小余死了不少脑细胞,也没设计出满意的新套路。

    算了,先联系姆比瓦敲定酒吧好了,套路的事慢慢来。

    看看表,现在是晚上八点多,算算戛纳时间,应该是下午两点多,麦小余拿起手机,拨通了姆比瓦的电话。

    “嗨,亲爱的麦,你终于联系我了,是要来戛纳吗?什么时候?一定要让我好好招待你……”

    时隔两三年,双方没再联系过,但姆比瓦仍然记得他,而且是记忆深刻。

    在电话里,姆比瓦热情的表示,麦小余来到戛纳后,一定要给自己一个机会,好好招待他作为报答。

    为什么报答?

    因为姆比瓦的酒吧,如今已经成为戛纳一道独特的风景。

    自从《致命Id》从酒吧走出,以几百万华元的投资成本,在全球范围席卷数千万美元票房,录像带市场也收获颇丰,姆比瓦的酒吧就变得炽手可热了。

    次年的戛纳电影节,许多中小影片制作商主动找到他,希望在他的酒吧放映自己的电影。

    其中有抱着侥幸心理的黑户,也有报名戛纳电影节的参展作品。

    每年报名戛纳电影节的参展作品太多,当地影院银屏数量有限,不少电影根本没机会进入影院播映。

    《致命Id》开创先河,向所有参展影片展示出一条不同于影院播映的新平台。并且以漂亮的票房成绩,为那些无缘在影院播映的中小成本电影竖立榜样,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展示平台。

    可以在戛纳电影节上展示影片,有机会让出入其中的行商看到,在酒吧放映的费用较低等优势,使得姆比瓦的酒吧变得炙手可热,因为《致命Id》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的。

    那年戛纳电影节举办期间,姆比瓦的酒吧每天放映的影片都排满了,每晚一部价高者得,买不到排期的制片商只能退而求其次,选择其他酒吧。

    然而事实证明,姆比瓦的酒吧效果最好,除了《致命Id》这个榜样外,也离不开姆比瓦不遗余力的宣传和自我吹捧。

    “……说定了,明年你来戛纳我招待,你们公司的电影我们酒吧放,否则我会翻脸的。”

    姆比瓦是个好同志!

    挂断电话,麦小余感慨道。

    本来他还想着怎么设套攒人头呢,现在看来没必要了。

    姆比瓦的酒吧已经成为戛纳电影节期间的一个隐形品牌,有中小成本的电影再次播放,也有行商来此捡漏,交易平台就此形成。

    不是每个电影人都像麦小余那么“奸诈”。

    像是去年的戛纳电影节,姆比瓦的酒吧也走出了一部电影,行商低价拿到行权。上映后票房虽然不如《致命Id》,但是行方绝对有得赚。

    这么一来,麦小余没必要在为了新套路绞尽脑汁,到时候在姆比瓦的酒吧放映后,直接搞事情就行。

    古人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,我这是自己栽树自己乘凉,呵呵。

    一桩心事解决,麦小余心情大好,准备去遗忘酒吧找伍国栋喝酒。

    出门前,他接到了宁世斌的“示警”电话:“麦总,我刚收到消息,我堂哥打算对你们动手,目标是你们公司的艺人糖嫣……”

    孙子真够阴的!

    通话结束,麦小余骂了一句,迅拨通糖嫣的手机。

    “在哪儿呢?”

    “别问什么事儿,告诉我你在哪儿!”

    “你现在立刻出来,在小区门口等我,我马上到!”

    “不许上楼,不许接别人电话,听到没有!”

    ps:建了个V群:6o7682821,佛扫榻以待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