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美国媒体同样分化的严重。 美国《娱乐周刊》记者批评影片是一则画面精美却哗众取宠的电影。他称影片借一层伪基督教寓言的外衣,扭曲一个正常人对人性善恶的思考,是让戛纳电影节史上最严重的道德崩溃。 但是《好莱坞报道》则推荐导演拉斯·冯·提尔的影迷观看此片,并赞赏影片“画面充满浮夸的华丽,有很多迷人的想法”。 对于各国行商来说,这部电影的取舍本应较为棘手。 可是考虑到与《反基督者》一样,同样打着质疑基督的电影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,席卷全球票房数亿美元,不少行商心动了。 “所以,你也想动心,想要抢购北美行权?” 听完石昊的讲述,麦小余看着他问道。 “或许反基督这个题材,在全球范围内拥有的潜在市场很大。”说到这里,石昊顿了一下,“擎天集团也来人了,想要高价拿下这部电影的行权。” 狙击擎天,这才是石昊最关注的。但他有吃不准这部电影的成色,担心狙击成功却砸在自己手里,所以特地来找麦小余商量。 麦小余沉思片刻,疑惑的问道:“这种电影国内肯定不能上映,擎天购买行权有什么用?” “宁世荣正代表擎天,在美国商谈院线收购。据说擎天内部,宁致远一系已经成功压制住了宁致和等人的反对,收购方面应该不会出现变数。” 艹! 麦小余暗骂一句。 他现在明白,擎天想要的不是《反基督者》的国内行权,而是北美行权! 越是有争议的电影,越容易引起轰动。 而且在许多人看来,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的成功,正说明全球范围内反基督市场潜力极大。擎天是想用这部影片,作为收购美国院线后的三把火之一。 麦小余没着急回答,他闭上眼,静静回忆着脑海中有关这部电影在北美的上映情况以及票房。 他记得怪梦中有这部电影,因为这部电影的争议实在太大了。梦中的他,作为国际批评家,当时收了制片方的钱,没少为这部影片较好。 第(2/3)页